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昏迷日,是全球关注昏迷及意识障碍患者的重要时刻,由全球昏迷联盟发起,旨在推动相关研究、治疗与护理发展。
“世界昏迷日,中国在行动” 自2021年由中国意识障碍医生联盟发起,今年以 “精评细调,全程管理” 为口号,力求为昏迷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3月21日开启「健嘉康复 · 大咖聊康复」公益直播。
点击下方视频即可回看直播内容▼
国内昏迷患者数量庞大且呈增长趋势,据保守估计,目前存在 50 - 100 万昏迷患者,并且每年以新增 10 万人的规模在增长。车祸、心脏骤停、中风、煤气中毒…… 这些意外情况都可能造成患者昏迷不醒的严重后果。
专业解读:解锁昏迷促醒医学密码
在意识障碍分类与病因方面,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张义军主任详细阐述了意识障碍的定义,即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,多由脑的高级神经功能受损所引起。
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、意识模糊、昏睡和谵妄,严重时会发展为昏迷。
其中,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,患者完全丧失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,主要由严重脑组织受损导致。
昏迷时患者完全不省人事,无主动活动,对外界刺激无反应;植物状态下患者能睁眼,但无意识活动;微意识状态则存在一些微小的、间断的意识行为迹象。
创伤性病因在昏迷病因中占比 45%,包括严重颅脑损伤等;非创伤性病因涵盖缺氧性脑病、脑血管事件(如大面积脑梗死、脑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等)、代谢性脑病(如尿毒症、肝性脑病、低血糖等)、中枢感染(如脑炎、脑膜脑炎等)多种情况。
科学评估与促醒时机是治疗的关键环节
张主任介绍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(GCS)、昏迷恢复量表(CRS - R)等评估工具,强调CRS - R量表在精准评估中的重要性。同时明确昏迷促醒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1个月内,提醒大家病情稳定后应尽早介入治疗。
在促醒方法与预后因素上,展示了药物、神经调控、综合康复等多种促醒手段,强调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。还讲解了影响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大脑功能指标,让观众对患者康复前景有了更科学的判断依据。
多学科协作:为昏迷患者点亮康复之光
张义军主任着重阐述了康复医学整体整合多学科联合诊疗的价值。
多学科团队协作,能够全面评估患者,制定个性化促醒方案,实现早期干预和全程管理,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
同时,详细介绍了多学科团队为昏迷患者定制个性化促醒方案的流程。从组建多学科团队、全面评估病情,到制定康复方案、联合查房会诊,再到数据整合共享、给予家庭支持,每一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用心,为患者康复提供全方位保障。
直播的最后,张义军主任分享了 “昏迷患者苏醒” 的真实故事,并对于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。
工作时间:上午08:00 - 下午17:00
医院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康辛路6号院鼎业未来健康产业园3号楼
电子邮箱:brand@jianjiarehab.com
健嘉康复小程序
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公众号
©2023 健嘉康复.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19036号